蒋昌忠在全省高校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高校服务脱贫攻坚工作
推进会上的讲话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蒋昌忠
(2018年8月25日)
同志们:
今年6月,根据省委部署,省教育厅、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院校服务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据了解,这是全国省级层面第一个关于高等教育服务脱贫攻坚的综合性文件。我认为,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院校服务脱贫攻坚的纲领性文件。下面,我就文件出台的相关背景、主要内容进行简要解读,并就贯彻落实好文件提几点具体要求。
一、出台背景
之所以出台这个文件,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新的部署。从“全面打响”到“必须打好”,这充分说明脱贫攻坚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地位。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勇于担当的意识和钉钉子精神,全面动员、全面督办、全面压实各级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下定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厅党组和省扶贫办认为,教育扶贫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理应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自觉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
第二,是现实需要。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之地。虽然近些年来通过全省上下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励精图治,真抓实干,全省精准扶贫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全省139.5万贫困人口脱贫出列,2695个贫困村退出。但我们也看到,全省仍然还有37个贫困县、3209个贫困村、216万贫困人口,特别是还有11个深度贫困县、549个深度贫困村。要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明确要求和庄严承诺,仍然任重道远。同时,我省还不同程度存在产业扶贫落实不到位、脱贫精准度不高、思想工作不扎实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对全省全面脱贫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我们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作用,才能打好脱贫攻坚战,夺取精准脱贫最后胜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第三,是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的输出地,同时担负着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高校服务脱贫攻坚,有着比其它层次教育更为独特的职能和优势。一是能有效发挥人才智力支撑作用。高校可以瞄准贫困地区高层次人才短缺、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不足的现状,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的精品专业,培养贫困地区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同时,高校专业人才集中,是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能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是能助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科研优势,通过提供技术咨询、加强科技培训、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成果转化等途径,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三是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增加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向上流动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通过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贫困家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或产业工人,提升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造血”功能,实现“脱贫不返贫”。我们认为,面对全省脱贫攻坚繁重任务,全省高校必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和智力支撑功能,主动担负起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深入湖南脱贫攻坚主战场,把提高服务能力作为助推扶贫脱贫的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
去年7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组织全省90所高校、6900余名师生开展“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社会反响很好。主题实践活动结束后,乌兰书记在总结大会上强调:“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证明,高校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力源,已成为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理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助推全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今年3月,乌兰书记再次就高校服务脱贫攻坚、推广“以购代捐”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经厅党组会同省扶贫办研究,决定联合出台《湖南省高等院校服务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引导高校服务脱贫攻坚。
二、主要内容
《指导意见》充分学习吸纳了中央精神,借鉴了兄弟省市经验做法,立足我省实际,先后进行了多次意见征集和专题讨论。共有五个部分,20条具体举措。
第一,关于目标任务。一是完善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委行政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职能处室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参与的脱贫攻坚工作班子,形成定期与贫困县、乡、村对接扶贫工作的机制。二是实施精准帮扶。立足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发挥高校学科、人才、科技、校友等综合优势,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人力资源提升。三是推进就学脱贫。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提高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子女深造就业机会。四是打造湖南高校扶贫特色品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与脱贫攻坚现实需求深度对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这四个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完善机制是保障,精准帮扶是手段,就学脱贫是基础,打造品牌是追求。
第二,关于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委统揽,合力攻坚。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高校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建立完善高校服务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形成校地合作紧密、优势资源互补、扶贫成效倍增的高等院校服务脱贫攻坚格局。二是坚持发挥优势,服务全局。坚持立足高校学科专业特长、人才智力专长,不断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参与贫困地区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拓展高等院校服务区域脱贫攻坚的领域和能力。三是坚持扶智先行,重在造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实施“就学一个、脱贫一家”工程,不断提升高等院校服务贫困家庭脱贫就业贡献力。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区位特点等因素,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组织相关专业和学科力量,调配优质资源、实施精准帮扶,避免贪大求全、吊高胃口。力求通过一户、一村、一业等点上突破,为面上整体脱贫打好基础。
第三,关于主要工作。主要包括3个方面12条内容。
做好教育扶贫。一是实施就学脱贫工程。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三类专项招生计划占全省一本招生计划比例不低于8%。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扶贫培养计划覆盖全省所有贫困县,招生计划增加到1000人以上。还对高职院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以及面向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作出了规定。二是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组织开展青年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引导大学生参与“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三是做好困难大学生精准帮扶。综合运用奖、助、贷等多种措施,加大对高校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精准资助力度,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加强就业帮扶,努力争取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毕业生首次就业率接近或达到100%。四是深化校校结对帮扶。继续支持省属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分别与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学院、邵阳学院、怀化学院、湘南学院、湖南医药学院对口支援。深入实施高职院校对口帮扶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工作。五是加快贫困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加快推进怀化、永州等地新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重点培育和支持建设一批服务、支撑当地优势传统产业发展的特色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贫困地区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在项目建设、经费支持上予以倾斜。
助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加强科技帮扶。加强涉农高校科技服务“三农”平台建设,支持高等学校与贫困地区骨干企业深化合作,建设一批切实服务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省级高校校企联合开发中心。二是建立扶贫基地。在贫困地区建立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文旅创客空间等扶贫基地。三是推广“以购代捐”。充分发挥高校后勤市场需求相对稳定、集中的优势,推动全省高校与贫困县全面对接。到2020年,在有条件的贫困县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高校“订单式”农产品直供基地,使贫困地区农产品成为高校食堂原材料采购的重要渠道。
积极服务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一是深化校地帮扶合作。不断拓展高校与贫困地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合作深度与广度,探索对口支援长效机制。二是服务贫困地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发挥高校医学专业及附属医院资源优势,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医学类本专科学生。三是助推文明乡风建设。深入开展“情牵脱贫攻坚”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系统开展“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行动、文艺下乡活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行动、民族特色文化传承行动等系列活动。四是引导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鼓励青年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
第四,关于保障体系。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设立有关智库、严明工作纪律、强化舆论引导等五条措施。
三、几点要求
做好高校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关键是要抓好《湖南省高等院校服务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确保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加强学习贯彻。各高校要把学习贯彻该《指导意见》与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结合起来,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结合起来,与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这次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我了解到,省里的《指导意见》已经下发两个多月了,但仍有个别高校领导还不知道这个文件的存在,有的则对文件内容一知半解。会后,各高校要及时组织对《指导意见》以及相关扶贫政策、文件的学习贯彻。不仅高校党委(党组)要专题学,而且还要组织院系及行政部门、教职工学习,让师生进一步知晓、理解文件精神,做到扶贫政策全知晓、全覆盖。要结合本校实际,及时制定贯彻《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要细化方案内容,对各项任务进行项目化、责任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进度,构建“一校一案”高校服务脱贫工作责任体系。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要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各高校要积极主动对接政府、对接企业、对接社会,建立完善学校、县、挂职及驻村扶帮扶干部间的高效沟通协调机制,有效统筹大学生支教、暑期三下乡、大学生村官、教师下乡调研等扶贫力量,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要创新服务路径,找准贫困县需求与本校本单位优势的结合点,努力探索体现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的多元高效扶贫路径。如,师范类院校课可在贫困地区设立教育实习基地,医药类高校加强与贫困地区医疗卫生院进行人才共培,农林类高校可深度参与贫困地区农林产业建设与开发,做到突出优势、贴合需求、精准扶贫。
第三,强化监督考核。充分发挥监督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高校服务脱贫攻坚更有力、更有效。强化日常监督,纪检、督导等部门要通过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点检查和专项暗访等形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度,督促整改问题,确保扶贫不偏向、不走样。开展监测评估,依托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智库,定期开展扶贫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为贫困地区党委、政府和学校开展扶贫工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加强考核评价,将高校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范畴,以考核评估为抓手,完善考核办法,细化评分细则,层层分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对高校内表现优异的基层组织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实、评价不高的要进行问责。
谢谢大家!